昨日雨后,北京饭店人行步道右侧深灰色透水砖路面迅速变得干爽,雨水直接渗入地下,而左侧大理石路面还残留水渍。本报记者 涂露芳摄本报记者 涂露芳昨天上午九时,淅淅沥沥的晨雨刚停,马路上疾驰的车辆轮胎上还在甩出一串串水珠,但长安街的人行步道上已经完全看不到积水的痕迹。
经历过2009年大修的长安街,人行步道普遍铺设了高质量透水砖,长条状、深灰色的透水砖,脚踏上去略微有点涩,雨雪天绝对不用担心滑倒。比较有趣的是,在北京饭店附近的人行步道上,不同路面砖的混搭产生了明显的对比效果:靠近马路牙子的部位,全部是灰色透水砖,地面已经全干;而远离马路牙子铺设普通大理石地砖的路面,虽然雨水顺路面坡度流向透水砖区域,但地面还是残留着一层水渍。
从2001年开始,透水砖开始走进北京市民的生活,人行步道、广场、居民小区……随处可见的透水砖让人们体验到“大雨不积水,中雨不湿鞋”的出行便捷,而宝贵的雨水直接渗入地层涵养地下水的同时,也减轻了城区雨洪负荷对排水管网的压力。记者昨日从北京市节水中心获悉,截至目前,全市城镇地区共铺设透水砖333万平方米,年渗透水量约120万立方米,相当于每年直接“喝”进了大半个昆明湖(昆明湖容量200万立方米)。“像长安街大修应用的透水砖,砖和渗水基层的施工,总造价不会低于每平方米400元。
”参与过长安街大修的一位施工负责人透露。尽管价格不菲,但面对城市排水的压力,北京透水砖的铺装正加快推进,城区主要道路的人行步道都已换铺透水砖。针对部分小区积水严重的问题,去年全市启动了城区增铺透水砖项目,40个老旧小区换铺了透水砖,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全部由财政拨款来承担,总投入超过4000万元。紧邻中海广场的光华里社区,就是这次透水砖改造的受益区域。
虽然附近白领和小区居民的汽车将道路两侧大部分空地塞得满满当当,楼下遛弯儿的大爷大妈们还是对去年11月新铺的透水砖十分满意。“您看这地面,连个小水坑都没有,多干爽,走起来也稳稳当当!”七十多岁、身板硬朗的邓家玲老人特别开心。
经过多年推广,透水砖逐渐被接受和认可,但相比北京庞大的地面硬化面积,透水砖的力量还显得微不足道。“根据遥感测量数据,北京市区包括屋顶在内的地面硬化比例已经超过50%。”北京水科学技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陈建刚介绍,333万平方米的透水砖铺设面积,在全市地面硬化面积中的比例还不足2%,因此有必要继续大力推广透水砖。
面对透水砖的高成本难题,仁创科技董事长秦昇益分析,透水砖与雨水收集利用工程结合实施,能发挥巨大的环保效益,成本也就不会成为障碍。海淀公园附近,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的东侧广场,工人们正在铺设草坪。而在地下数米深的地方,隐藏着一座总蓄水量7540立方米的“隐形水库”。
8月份的几场降雨过后,这个地下水库的存水已经超过3500立方米。据市水务局统计,2001年以来,全市已完成雨水利用工程808项,约三分之一与透水砖铺装结合增强雨水回收效果,总蓄水能力达327万立方米,年综合利用雨水量1488.7万立方米。(原标题:透水砖每年“喝”进大半个昆明湖)。
本文来源:J9九游会-www.jiayirouzong.com